作者:总务科 更新时间:2009-03-30 09:44:02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打印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因摄入了含有细菌或其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种。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以沙门氏菌、变形菌和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较为常见,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皆可发生,但夏秋季节常见,因为细菌在较高温度条件下易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同时,机体在夏秋季节胃肠道的抵抗力降低,易于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沙门氏菌是来自于人和动物肠道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有:伤寒、副伤寒杆菌,还有些可感染动物也可感染人类,易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如: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及肠炎沙门菌。沙门菌生活能力较强,适宜的温度为20~30℃。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潜伏期较短,平均潜伏期为12~24小时,病情较重,临床主要表现为寒战、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体温升高。其中,腹泻以黄绿色的水样便为特点,每天可达7~8次,体温可多在38~40℃。重症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昏迷、抽搐等中枢神经症状,同时还可出现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发凉,甚至休克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治疗,早期主要为洗胃、催吐为主,并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补充水分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对严重者还可对症治疗及抗休克治疗。
2.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大肠菌主要生长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随粪排出,分布在自然界中,通常不致病,但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肠外感染,少数菌株能直接引起肠道感染,当摄入大量活的致病菌污染的食品时可引起食物中毒。
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血便、脓性粘液便,里急后重,严重者脱水,甚至循环衰竭,有的可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对大肠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应及时治疗,尽早使用抗生素,以及对症和支持治疗。
3.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是摄入了被葡萄球菌污染产生毒素的食物所引起的,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如剧烈恶心,反复的呕吐,上腹部不适,腹痛或腹泻等,体温大多正常。治疗以补水和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为主,一般不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细菌性食物中毒,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和管理,防止细菌污染食品,并对食品进行低温贮存,以控制细菌的繁殖,在食用前彻底消毒,这样,就可以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校医务室 宋红云
2009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