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祥煜 更新时间:2024-11-25 10:00:19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打印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课程编码:GG0011105
授课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二、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的定位:《形势与政策》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
课程的作用:《形势与政策》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形势与政策》的相关课程为《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党史》等。《思想道德与法治》与《形势与政策》在思想体系和内容上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党史》是学习《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学好《形势与政策》对于学好其他课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1.政治性
党中央、教育部多次下发专门文件要求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利于及时、准确、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适应性
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科学分析当前形势与政策,准确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人本性
新时代大学生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和背景,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热点,充满朝气,富有个性,有梦想,有追求,受知识和经历的局限,又充满困惑迷茫,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给他们更多的引导,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助于学生全面正确准确地把握形势、掌握政策,实现全面发展。
4.系统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一方面是国内外大事、大事件,即形势,另一方面是党和国家的处事方针、规定,即政策,这两个方面发展比较快,通常为6个月一个周期。因此需要树立系统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既要兼顾形势与政策两个方面,也要兼顾形势、政策每个方面的内外两个层面,具体而言就是国内外大事、大事件要讲;党和国家对内对外政策要讲。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适用于全院普通高职各专业学生。每学期8学时,开设6学期。其中,五年一贯制高职班在第四、第五学年开设。由于《形势与政策》是一门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同时又具有原则性、时效性等特点,因此,要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包括课堂教学、网络教学、报告会、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做到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大集中与小分散相结合。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全面熟悉知道党和国家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对内对外政策;理解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
(二)能力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刻理解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培养正确分辨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积极践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行动自觉。
(三)素质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文化、职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坚定信心和决心,坚信我们党完全有能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化危为机,战胜困难,在应对挑战中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更好发展;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四、课程内容设计与要求
依据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安排教学,紧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定“四个自信”贯穿教学全过程,重点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重点讲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专题。
(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重点讲授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贯穿其中的制度建设的新举措新成效;
(二)经济社会发展专题:重点讲授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
(三)港澳台工作专题:重点讲授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的新进展新局面;
(四)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重点讲授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新贡献。
五、课程实施
(一)教材选用
1.推荐教材:《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及其配套PPT
2.教学参考资料: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学习强国等网站资料
(二)教学方法
课程主要采取专题讲授法、讨论法、社会调查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在课堂上将该相关文件、教学内容、音像资料等整合为课件,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更好的辅助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当下热点问题。
(三)考核要求
成绩考核以考查为主,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测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各学期考核的平均成绩为该课程最终成绩,一次计入成绩册。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习通平台
六、其他说明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教学基本要求编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