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卫生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工作方案
为实现卫生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卫生人才,将“卫生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作为专项课题向省教育厅申报,已获准“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省教育厅”审批立项,编号:JG10336。
在校分管领导的指导下,根据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范畴,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卫生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为总课题,围绕该主题,下设若干子课题,成立课题组,进行周密安排,深入研究。课题成果主要以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要求成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突显我校特色。
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组组织构成:
组 长:左飞、武平
副 组 长:胡月琴、陈永强、朱新豪、梁永建
课题成员:邓斌菊、姜新峰、田贞尚、范效东、李云、吴燕、张全亮、杜庆波、倪义宝、何亚琼、侯前进等。
2.课题策划:邓斌菊、梁永建
3.子课题负责人:
(1)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职业品质现状调查分析研究
(2)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3)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研究
(4)卫生职业学校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5)卫生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研究
(6)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礼仪教育研究
(7)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研究
(8)卫生职业学校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时间:2010年4月-2010年11月)
运用文献法搜集与本研究相关的教育学、职业教育学、哲学思想和心理学等成果,界定基本概念,把握我校学生个性品德现状,梳理文献,提出问题,确定具体研究内容,讨论并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时间:2010年12月-2011年12月)
运用文献、问卷、访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学校师生、学生家长等各方展开全面的调研,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德育教育的内容选择、培养方法设计、实施和效果评价进行全面研究,寻找出一整套适合社会需求、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突出我校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方法。
3.总结成果阶段(时间:2012年1月-2012年12月)
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分析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建议和思考。
三、时间安排
1.2010年11月下旬,各子课题组组织成员,确定研究具体内容,开展工作。
2.2010年12月中-下旬,开题。
3.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各子课题组组织成员实施具体工作。
4.2012年1-6月,各子课题组小结研究成果,完成研究论文。
5.2012年6-12月,完成总课题研究论文,报请结题审核。
四、课题管理
1.医研室对课题的申报、研究过程和结题实施全面管理。
2.上述8个子课题请各位老师自愿申报;还可围绕“德育”主题自拟题目申报其他子课题。请务必与2010年11月20日前将申报意向报医研室。
4. 请课题成员务必按上述时间安排完成每阶段研究任务。
5.对按时通过结题审核者,按相应标准给予奖励。
医研室 邓斌菊
2010年12月3日
附1:开题报告的书写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书写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总课题题目、子课题题目、单位、学科、课题负责人姓名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