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自杀和其他内部问题的原因、预防及应对措施
大多数人在青春期对于自己是怎样一个人,以及自己将向什么方向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而且对此感觉良好。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青春期中的转变和需求会使得青少年感到无助,困惑,而且对未来抱悲观的态度。尽管在青春期早期出现自我评价方面微小的波动是常见的情况,但是如果体验到了长期的或者强烈的无望感和挫折感,就很可能在心理上有了困扰,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
1.原因
青少年的内部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可能是由环境条件和个人倾向性相互作用所致。当今大多专家认同的体质—压力模型指出,当具有出现内部问题的倾向性(体质机制的是这种倾向性)的个体遭遇到会引发抑郁反应的长期或急性压力源时,就有可能出现抑郁的状况。使年轻人出现抑郁状况的压力源因素主要有三大类:首先,那些所在家庭中有着激烈的家庭矛盾,并且家庭凝聚力较弱的青少年,以及那些来自于离异家庭的青少年,出现抑郁的可能性较大;其次,在不受欢迎的青少年中,以及在那些和同龄人相处得不好的青少年中,抑郁的状况较为常见;再次,和不抑郁的青少年相比,抑郁的青少年接触了更多慢性和急性的压力源,这些心理社会因素,既可能引发了,也可能加剧了消极的认知方式。另外,学业上的麻烦也与抑郁有关。尽管所有类型的压力源都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但是与恋人的分手是导致抑郁症第一次发作的最为常见的单一因素。
研究发现,抑郁有着很强的遗传成分,那些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较为强烈的个体,容易对压力有所反应,更可能出现抑郁和其他内部障碍;某种基因的变异也可能导致某些人在压力面前发展出易于来。调查显示,易于抑郁的这种倾向性往往在某些家庭中集中表现,父母抑郁的青少年自身出现抑郁状况的可能性是其他年轻人的3倍。
抑郁的出现也与个体的认知方式有关,常常感到无望、悲观以及容易自责的人,更可能以一种导致抑郁的方式,来理解他们的生活事件。消极的认知既是抑郁的结果,也是会导致抑郁。
还有一点需要了解,在青春期中发展出诸如抑郁和焦虑这样的内部障碍的个体,成年以后继续受到这些问题困扰的风险也很大。
2 .预防和治疗
对青少年抑郁的初级预防方案强调的是向他们传授有助于他们应对压力的社交能力以及生活技能;次级预防方案针对的是被认为很可能发展出抑郁的青少年,比如说有着抑郁的父母的青少年(他们之所以有这种风险,是因为与此相关联的遗传和环境方面的风险),以及处于压力之下的青少年,进行引导和心理疏导。
治疗青春期抑郁的方法,包括使用抗抑郁药物的生物性疗法,一类称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入抑制剂(SSRIs)的药物,比如百忧解,在治疗青少年抑郁及焦虑障碍、社交恐惧等类型的内部问题都有一定的效果;旨在帮助抑郁的青少年认识到他们抑郁的根源,从而让他们在日常活动中感受到更多的他人对他们的支持,或者改变他们认知方式的心理疗法,如领悟疗法、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尤其对女性青少年抑郁更为有效;还有就是关注于改变那种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症状的家庭关系模式的家庭疗法。
心理咨询中心 邓斌菊
2010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