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平凡的人总是给我们最多的感动。从“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护士”到我省灵璧县的“最美孕妇”,这些平民英雄,在生命的某个时刻所释放出的勇敢和大爱、所迸发出的道德光辉,温暖了我们每一个人。
在这些美丽的名字中,“最美孕妇”彭伟平让人感到别样的温暖。原本需要照顾的孕妇,在危急时刻竟奋起救人,这需要怎样的决然与果敢!只有内心深处充满爱与善,才会有这份决然、这份果敢。让我们感到温暖的,还有那同样善良勇敢的村民们,正是他们的“爱心接力”,创造了救人者母子平安的“爱心奇迹”。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们付出的只是一份爱心、一片善良,却令人动容。其实,“最美”的人就在我们身边,危急时刻,只要有爱与善,就会站出来;只要站出来,就是英雄。
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小善方成大德。这个夏天,这位“80后”柔弱女子,用她的义举叩响人们的心扉:挺身而出、急人危难,一位孕妇能做到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做到。让我们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唤起内心深处的爱与良知,用一份执著与坚持,培植一片道德沃土,构筑一方精神家园。 (安徽文明网特邀评论员 张岳)
“最美孕妇”演绎爱的奇迹 平凡中闪耀道德光辉
来源:安徽日报
一位怀了六个半月双胞胎的“80后”农村留守女青年,本应在家安心养胎,可当她听到有人落水呼救时,竟撇下两岁半的女儿,全然不顾自己不识水性,纵身跳入深达2米的水塘中,不仅成功救出了落水女童,而且母子平安。
“最美孕妇”大义救人的事迹如同“爱的感叹号”,引起全国关注的目光。连日来,社会各界纷纷向她表示敬意和慰问。人们在为这位伟大的弱女子惊叹之时,不禁发现,在她的身后还站着一群好心人,还演绎过一场不为人知的“爱心接力”,从而创造了令人动容的“爱的奇迹”。
身怀六甲跳水救人
6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灵璧县人民医院妇产科,见到了“最美孕妇”彭伟平。皮肤白皙、相貌清秀的她说话细声细语,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经过三天的休息治疗,她的身体虽已康复,但仍很虚弱。省文明办从合肥请来一位妇产科专家,认真对她进行检查,提出了进一步休养的建议。
“像这样快足月的孕妇,平时走动都要务必小心,居然从那么高的地方跳进2米塘中,极易发生胎盘早搏。不过她有福气,现在母子平安。”专家这番话让大家心头的石块落了地。
一名不识水性的柔弱孕妇,在下水救人的那一刻,究竟有着怎样的一份决然与奋力,记者追寻“最美足迹”,来到了彭伟平所在的高楼镇张场村。
村口的这方池塘此时微波荡漾,可事发当天也曾表现过凶险的一面。彭伟平家就在塘北50米处,她的亲人全都外出打工,家中只剩她和两岁半的女儿。6月6日下午2时许,她正躺在院里闭目养神,突然听到在外玩耍的女儿连声喊“小孩掉汪里了”,急忙冲到门外,一眼望见塘水上浮着一个小孩,正一个劲喝水。她什么也没想,踢掉鞋子,纵身跳进水塘,拼命把孩子往塘边拉。由于身子沉,加上坡很陡,彭伟平气喘吁吁,脚也被水下的石子和锐器扎得钻心的痛。水塘的边坡用条石堆砌,坡面陡峭,她抱着孩子挣扎了几次也没能爬上去。此时,孩子脸色发白,嘴角发紫,略懂急救知识的彭伟平急忙将她头朝下倒水。听到“哇”的哭声,彭伟平才长长地出了口气。
闻讯赶来的村民陈得民急忙跳下水塘,将彭伟平和落水孩子连拉带推地救上岸。陆续赶来的村邻担心彭伟平早期流产,赶紧把她送到了附近卫生院。
被彭伟平救起的孩子叫沈梦雅,是她邻居的女儿,今年仅一岁半。事发当天,正值午收,村里的人大都在田里收割小麦。小梦雅和几个伙伴玩耍时,不慎掉进了2米深的水塘中,如果不是彭伟平及时施救,后果不堪设想。
在县医院,彭伟平的姑子索金萍红着眼圈埋怨彭伟平:“你咋不分轻重呢,你怀这么大肚子,起个身都难,咋还跳河救人呢。万一上不来,三条人命啊……”彭伟平说:“现在回想是有点后怕,可那时的情形哪容人细想啊。”
“外来媳妇”古道热肠
“伟平救人后母子平安,真是奇迹,好人有好报啊。”“这孩子平时柔柔弱弱的,还有点胆小,那会子咋这么不要命呢。善良的人爆发起来也不得了。”连日来,彭伟平救人的事情在村里引发热议。
彭伟平是个外来媳妇,2009年从浍沟镇普湾村嫁给高楼镇张场村的索磊。婚前,她外出打工积攒嫁妆;婚后,留守村庄抚养女儿……村里很多人不知道她的全名,但只要一提“索家嫂子”,人们准会说:“这女孩可懂礼呢,平时开朗活泼、尊老爱幼,见人不笑不说话。”村里的孩子也抢着对记者说:“俺们可喜欢伟平姐呢。”
“伟平对我可好了,跟亲闺女一样。”五保老人索树全天天念叨伟平。老人腿脚不灵便,家里择个菜、洗个衣服什么的,伟平总是帮着打理;逢年过节,伟平也总要买东西去看望老人。
村民王敏芳清楚地记得,去年午收,她患上感冒,浑身无力,是伟平四处托人,帮她找来收割机和农用三轮,收完了十亩多地的小麦。
邻居索焕书一说起伟平就哽咽起来,去年他在外打工时,他老伴因为打针过敏,半夜发高烧说糊话,伟平听到后马上送她到卫生院,一直陪到天明才回家。
在村干部侯范明、陈平领眼里,伟平是个特别招人喜欢的姑娘。村里计划生育、新农合等大小事项,伟平总是积极响应,还主动帮村干部宣传,用自己的热情带动一大片。“俺这村干部比其他村好当些,老百姓都配合。”陈平领笑道。
伟平胆子小,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这两年多,她独自带着女儿在村里生活,夜幕降临,常常要打开所有的灯,用灯光来壮胆。她还特别怕水,靠近水塘就头晕,原来,12岁时,她曾掉到河里差点出危险,幸好有个大人下水把她救了上来,至今她还不知道恩人是谁。这次伟平跳水救女童后,许多村民都闹不明白她当时哪来那么大胆量,伟平自己也道不清,只是说:“跳下水的时候,我忘了还怀着双胞胎,一心只想着救那孩子了。”
“伟平下水救人的那股力量,不是出自勇敢,而是出自善良。”村干部侯范明若有所思地说。
“爱心接力”创造奇迹
彭伟平是善良勇敢的,也是幸运的,当她义救落水女童之时,身旁还簇拥着一群同样善良、勇敢的好心人,正是他们的“爱心接力”,才使这场大义救人的故事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事发当天,73岁村民杨培礼正在家里看电视,听到呼救声时,立即夺门而出,驼背厉害的他艰难地边向塘边跑,边用吵哑的嗓音大声召唤村民,造成哮喘发作,蹲在塘边痛苦地喘气。这时,孕妇彭伟平已从塘北扑通一声跳入塘中。老人忍着胸闷和咳嗽,引导着伟平上岸。“俺年轻时下水救过好几人,现在没法下水了,要不然当天不会让伟平受这么大罪。”老人事后感慨。
紧急关头,36岁的村民陈得民开面包车带妻子路过,闻讯跳下车就往塘边跑,他边跑边将身上的衣服和物品向后丢给追上来的妻子,想也没想就跳进水中。由于塘坡太陡,孕妇太沉,当过兵、身强力壮的陈得民竟用了七八分钟才将孕妇和女童连拖带拉拽上岸。
这时从午收现场赶到的村民也都围了上来,把腿脚发软的彭伟平扶起来。见浑身湿透、披头散发的彭伟平冻得发抖,并且直叫腰痛、肚子疼,村民王敏芳和张慧侠哭着跑回家拿来被褥和袄子给她围上。“别怕啊,别慌啊,大伙都在这儿呢,马上就送医院了。”王敏芳安慰伟平时自己却再一次哭了。
为防伟平早产,陈得民等村民小心翼翼把她护送到附近的大路乡卫生院。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立即为她做检查,并安排专人每两小时听一次胎心,每日做一次B超,力保母子平安。由于伟平脚被扎伤,而孕妇又不能使用碘酒,护士就用药棉醮蒸馏水轻轻地帮她清洗,硬是用了一个多小时。
伟平入院后,村民们自发排班,每家出一个人轮流照料,一些村民还带去水果、饼干、蜂蜜和奶粉。伟平的女儿则由66岁的村民杨雪芹照看。生病这些天,伟平家地里的麦子也早有村民帮着收割晾晒。“我没帮过乡亲们什么忙,可他们为我做得太多了。这两年多来,他们看我母女没人照应,经常串门、聊天,帮我带孩子。我下水救一个孩子又算得了什么。”
目前,彭伟平勇救落水女童的事迹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反响,宿州市和灵璧县迅速掀起向彭伟平学习的活动。受省文明委领导同志委托,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贺懋燮专程到灵璧看望慰问彭伟平,并送去慰问金,表达美好祝愿。(何雪峰 张岳)

人间至美与爱同行——灵璧“最美孕妇”勇救落水女童纪实
6月6日,灵璧县“最美孕妇”彭伟平勇救落水女童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引发网络和社会各界的热议好评。6月9日,记者赶赴灵璧县高楼镇张场村,探访了这位“最美孕妇” 彭伟平,追寻她勇救落水女童事件背后的故事。
双胎孕妇、身体笨重、不谙水性,是怎样的一种善良,怎样的一种勇气,怎样的一种决然让她奋力跳入近两米深的水中,舍身救起落水女童?
双胎孕妇——书写人间最美画卷
“妈——,小雅掉汪里了!小雅掉汪里了!”听到女儿呼喊,正在自家休息的彭伟平开了门就往外冲,一路奔到几十米开外的水塘,毫不犹豫跳进近2米深的水中,把孩子往塘边拉。由于身子沉,加上坡很陡,彭伟平气喘吁吁,几经挣扎也没能爬上去。就在危急时刻,闻讯赶来的村民陈得民和乡亲们把彭伟平和女童拉上了岸。
这惊险的一幕,发生在6月6日下午2点左右的灵璧县高楼镇张场村,而事件的主人公则是一名已身怀六个半月双胞胎的孕妇彭伟平。她的义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赞扬,而她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最美孕妇”。
6月9日,在灵璧县人民医院,记者见到了这位相貌清秀、说话细声细语的“最美孕妇”。从主治医师田梅口中我们得知,经过检查,彭伟平虽身体已无大碍,但作为一名孕妇,她患有中度贫血,急需补充铁剂及微量元素。
“像这样怀着双胎的孕妇,平时走动都很费劲,何况还有中度贫血,身体已经很弱,可居然跳进2米深的塘中,万一受到刺激引发宫缩导致流产,后果不堪设想。”
听闻医生的话,彭伟平的小姑子索金萍抹着眼泪,心疼地埋怨道:“你身上怀着两个孩子,一个不小心,这可是三条人命啊。”
“当时我就觉得孩子掉汪里了,这可怎么办啊?怎么办啊?到岸边也没多想就跳下去了,换谁都会这么做的。”彭伟平微笑着,反而安慰起身边的小姑子。
轻描淡写的一句,仿佛云淡风轻。但谁能想到,彭伟平是个不会游泳,且曾溺水的弱女子?人常说,“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绳。”12岁有过溺水经历的彭伟平一直对水有着天然的敬畏。夏季村里男女老少喜欢在岸边乘凉、聊天,但怕水的彭伟平只敢在院外坐坐,很少到河边乘凉。只是6月6日的那一刻,彭伟平用勇敢和善良书写了人间最美画卷。
爱心接力——你我同行最暖人心
如果说彭伟平的义举震撼人心,那么村民陈得民及张场村男女老少的举动则是最暖人心。这个社会不缺少亲情、友情、爱情,但同情与同行所激发出的力量才是一个社会强大和谐的正能量。
时间回拨到事发当日,彭伟平在水中奋力把孩子往塘边拉,由于身子沉,加上坡很陡,彭伟平气喘吁吁,几经挣扎也没能爬上去。眼看彭伟平和女童都要滑入水中。紧急关头,36岁的村民陈得民开面包车带妻子回家收麦,听到呼喊声跳下车就往塘边跑,他边跑边将身上的衣服和物品丢给跟在后面的妻子,随即跳进水中。由于塘坡太陡,孕妇太沉,身强力壮的陈得民竟用了七八分钟才将孕妇和女童连拖带拉拽上岸。
这时,从地里闻讯赶来的村民都围了上来,把腿脚发软的彭伟平扶起来。由于抢救女童消耗大量体力,再加上河水冰凉,受到刺激,被扶上岸的彭伟平冻得浑身发抖,话都说不出来。村民们都自发跑回家拿来被褥和袄子给她围上。“别怕啊,别慌啊,大伙都在这儿呢,马上就送医院了。”邻居大娘安慰着伟平,心疼地抱着伟平。
为防伟平早产,陈得民等小心翼翼把她护送到附近的大路乡卫生院。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立即检查,并安排专人每两小时听一次胎心、每日做一次B超,密切关注彭伟平孕情变化。在得知彭伟平救人事迹后,灵璧县人民医院主动把彭伟平接到该院妇产科进行检查治疗,省妇幼保健院还专门派遣专家,会同县医院,根据孕情情况,为彭伟平制定详细方案,并免除所有费用。
由于彭伟平家人都在外务工,家里只有她和两岁半的女儿。村民们感动于彭伟平的勇敢和善良,心疼她的瘦弱与不易。连日来,村民们自发排班,轮流到医院照料,一些市民还带去鲜花、水果、奶粉等自发地看望慰问彭伟平。现在,彭伟平的丈夫索磊已从浙江温州赶回来,陪护在伟平身边,当记者问起他对妻子义举的感受时,这位腼腆的小伙子说:“一开始担心是有的。但看到这么多乡亲的帮忙照顾,心里很温暖,支持妻子的做法!”
80后青年——点燃社会道德之光
80后,留守妇女,双胎孕妇,我们无意于给人群贴上标签,只是在这里,我想这样的词组更能增加彭伟平的辨识度。彭伟平是名80后,准确地说是85后。初中毕业后,曾在江苏常熟服装厂和电子厂工作。体味过务工时期的不易,感受过东南地区的繁荣,但善良纯朴、乐观宽容、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却从未从她身上丢失。
在张场村,一说起彭伟平,街坊四邻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两句。“这孩子好啊,乐于助人,尊老爱幼。”“伟平是欢脾气,待人热情,见人不笑不说话的。”“从她嫁过来,不管是老人、小孩,没人说过她一句不是。”
村民索树全是五保老人,自彭伟平嫁过来已经坚持照顾老人两年。一提起彭伟平,老人就夸个不停。“伟平虽不是我亲闺女,但可比亲闺女还孝顺。经常来家里帮我择个菜、洗个衣服什么的。虽不是至亲,但她心里总想着我。每到逢年过节,伟平也总要买东西来看我。”
邻居索焕书还记得,去年他在外打工时,老伴因为打针过敏,半夜发高烧说胡话,伟平听到后马上送她到卫生院,一直陪到天明才回家。
点点滴滴,这样的事还有种种。帮助邻居照看幼童,午收季节为人收麦,善始善终照顾老人,不仅予己,更加予人。这个80后媳妇做着许多人应该做的事,却又是许多人没有去做、不能坚持去做的事。
万物皆有惯性。善良也有,而且惯性很大。善良孕育于点滴,成长于平凡,正因如此,才成就了“最美孕妇”那一刻的伟大。相信彭伟平的出现会为这个社会带来更为强大的道德能量,上及吾老,下及吾幼。
校团委 转稿
201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