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色
  • 红色
  • 绿色
欢迎访问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就业创业信息网网站!
今天是:
站内搜索: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作者:就业创业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9-12-27 09:02:03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前言

    就业质量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全面、详实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完善就业对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做好就业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要求,编制发布《皖北卫生职业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本报告基于皖北卫生职业学院2019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及2019届毕业生和部分用人单位调研数据展开分析,报告内容包括2019届毕业生基本情况、就业质量分析、就业工作计划、毕业生对母校的评价及反馈、用人单位调研分析等部分。分析指标主要涵盖了就业率、毕业生收入水平、就业满意度、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和反馈等多个方面。报告全面系统反映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及其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反馈,以为招生计划编制、学科专业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参考,使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更相匹配,增强毕业生就业和职业转换能力。


    学院简介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皖北地区唯一公办卫生类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宿州市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本科继续教育教学点。学院座落在宿州市大学园区,占地740余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景致怡人,有园林式学校之美誉,连续多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学院前身是1949年创建的蚌埠市立工人联合医院附设护士学校,1953年更名为安徽省蚌埠护士学校,1958年更名为安徽省蚌埠卫生学校,1969年更名为安徽省宿县地区卫生学校,1999年更名为安徽省宿州卫生学校,2006年学校从老校区搬入宿州市大学园区,2014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并通过国家教育部备案,成为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更名为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400余人,专任教师310余人,外聘教师13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3人,硕士、博士90余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高等学校拔尖人才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院级教学名师39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院级教坛新秀9人,享受市政府津贴5人,市级青年科技奖4人,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以上教研、科研项目80余项。每年约有20余人参编国家级或省级规划教材,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建校70年以来,学院培养了近五万名高、中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很多人成为医学硕士、博士,更多已是省内外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临床技术骨干。

    学院设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生产技术、医学美容技术、药学、卫生信息管理、药品服务与管理、卫生检验检疫技术共14个专科专业,大、中专在校生8000余人。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学院现有近140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实训室,建立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康复治疗、医学检验、医学美容、药学等8个校内实训中心(基地)。拥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室115口,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00多万元;学院拥有大型的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阅览室,内有纸质图书近30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电子资源总量 1500GB

    学院生活设施齐全。学生公寓安全舒适,装有空调、洗衣机、纯净水等设备;3个学生餐厅干净卫生,浴室整洁宽敞;学院还设有超市和医务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购物和医疗服务等,学生在校生活极为方便。

    学院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院目前共有19个学生社团组织,经常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举办迎新晚会、5.12国际护士节庆典、校园文化艺术节、元旦晚会、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同学们在忙碌学习的同时能更多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提高素质,锻炼能力。

    学院一贯注重实践教学。学校拥有一所直属附院中煤矿建总医院,两所非直属附院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蚌埠市中医医院。另外还有省内外实习基地达百余所,其中三级甲等医院有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宿州市立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301309901902医院等40多所。

     

    校训:严谨、敬业、求实、创新

     


    第一章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 毕业生规模与总体结构

    (一)毕业生规模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2019届毕业生总人数为1119

     

    (二)毕业生结构

    学院2019届毕业生分布于药学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系和护理系三个系部、12个专业的17个班级,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

    1-1 2019届毕业生系部-专业结构

    系部

    专业

    人数

    比例

    药学系

    药品制剂技术

    9

    0.76%

    药品经营与管理

    55

    4.66%

    小计


    64

    5.42%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系

    临床医学

    107

    9.06%

    康复治疗技术

    26

    2.20%

    医学检验技术

    25

    2.12%

    口腔医学技术

    23

    1.95%

    医学影像技术

    30

    2.54%

    医学检验技术

    39

    3.30%

    小计


    250

    21.17%

    护理系

    护理

    666

    56.39%

    助产

    186

    15.75%

    医疗美容技术

    15

    1.27%

    小计


    865

    73.41%

    合计


    1179

    100.00%

     

     

     

    1-2 2019届毕业生系部-班级结构

    系部

    班级

    人数

    比例

    药学系

    高制16301

    9

    0.76%

    高营16601

    27

    2.29%

    高营16301

    28

    2.37%

    小计


    64

    5.42%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系

    高临16301

    54

    4.57%

    高临16302

    53

    4.49%

    高康16301

    26

    2.20%

    高检16601

    25

    2.12%

    高口16301

    23

    1.95%

    高影16301

    30

    2.54%

    高检16301

    39

    3.30%

    小计


    250

    21.20%

    护理系

    高职护理14501

    47

    3.98%

    高职护理14502

    59

    5.00%

    高职护理14503

    51

    4.32%

    高职护理14504

    51

    4.32%

    高职护理14505

    51

    4.32%

    高职护理14506

    35

    2.96%

    高职助产14501

    52

    4.40%

    高职助产14502

    58

    4.91%

    高护16301

    61

    5.17%

    高护16302

    60

    5.08%

    高护16303

    93

    7.87%

    高护16601

    47

    4.15%

    高护16602

    48

    4.06%

    高护16603

    61

    5.17%

    高助16301

    55

    4.66%

    高助16601

    21

    1.78%

    高美16301

    15

    1.27%

    小计


    865

    73.38%

    合计


    1179

    100.00%

    二、毕业生就业率

    (一)毕业生总体就业率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2019届共有毕业生1179人,其中就业人数1114人,就业率为94.48%说明:就业率 = 就业人数 / 毕业生总人数)。

     

    (二)各系部/专业/班级毕业生就业率

    2019届各系部/专业/班级毕业生就业率分布如下表所示,各系部中药学系整体就业率最高。 

    1-3 2019届毕业生各系部-专业就业率

    系部

    专业

    毕业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药学系

    药品制剂技术

    9

    9

    100.00%

    药品经营与管理

    55

    55

    100%

    小计


    64

    64

    100%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系

    临床医学

    107

    98

    91.59%

    康复治疗技术

    26

    25

    96.15%

    医学检验技术

    25

    25

    100.00%

    口腔医学技术

    23

    19

    82.61%

    医学影像技术

    30

    22

    73.33%

    医学检验技术

    39

    38

    97.44%

    小计


    250

    227

    91.80%

    护理系

    护理

    664

    634

    95.48%

    助产

    186

    174

    93.54%

    医疗美容技术

    15

    15

    100.00%

    小计


    865

    823

    95.14%

    合计


    1179

    1106

    94.48%

     

     

     

    1-4 2019届毕业生各系部-班级就业率

    系部

    班级

    毕业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药学系

    高制16301

    9

    9

    100.00%

    高营16601

    27

    27

    100%

    高营16301

    28

    28

    100.00%

    小计


    64

    64

    100%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系

    高临16301

    54

    49

    90.74%

    高临16302

    53

    49

    92.45%

    高康16301

    26

    25

    96.15%

    高检16601

    25

    25

    100.00%

    高口16301

    23

    19

    82.61%

    高影16301

    30

    22

    73.33%

    高检16301

    39

    38

    97.44%

    小计


    250

    227

    90.80%

    护理系

    高职护理14501

    47

    47

    100.00%

    高职护理14502

    59

    54

    91.52%

    高职护理14503

    51

    47

    92.16%

    高职护理14504

    51

    51

    100.00%

    高职护理14505

    51

    51

    100.00%

    高职护理14506

    35

    33

    94.29%

    高职助产14501

    52

    47

    90.38%

    高职助产14502

    58

    56

    96.55%

    高护16301

    61

    55

    90.16%

    高护16302

    60

    60

    100%

    高护16303

    93

    85

    91.39%

    高护16601

    47

    46

    97.87%

    高护16602

    48

    45

    93.75%

    高护16603

    61

    60

    98.36%

    高助16301

    55

    51

    92.72%

    高助16601

    21

    20

    95.24%

    高美16301

    15

    15

    100.00%

    小计


    865

    823

    95.14%

    合计


    1179

    1114

    94.48%

     

    )就业率趋势分析

    2017-2019届毕业生规模稳定增长,学校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从就业率来看,2017-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保持在90%以上,详见下图。 

     

    图片23.png

    1-1 2017-2019届毕业生总体规模和就业率

     


    第二章  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一、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状况

    从调研数据来看,参与调研的470毕业生中目前有95%以上已就业,详见下表。

    2-1 2019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部分)

    就业状况

    人数

    比例

    已落实就业单位(不含创业、继续深造、入伍和出国等)

    451

    95.96%

    升学(继续深造)

    5

    1.06%

    自主创业

    2

    0.43%

    自由职业

    1

    0.21%

    待就业

    10

    2.13%

    其他

    1

    0.21%

    总计

    470

    100.00%

     

    二、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情况

    从调研数据来看,2019届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为85.53%,包括满意较满意和一般(有个工作不易,凑合着干),只有14.47%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状况表示不满意,详见下图。 

     



    2-1 2019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图片1.png 

    )对就业单位的各项指标满意情况

    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关评价中,对就业单位的评价指标共计9项,分别为:就业单位的性质和规模,地理位置和周边经济环境单位文化及激励机制薪酬与福利培训及提职、晋级机会单位效益与发展潜力专业对口人际关系融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图片2.png2-2 2019届毕业生对就业单位各项指标满意情况

     

    “您现在的工作单位让您最满意的地方”的选择来看,选择满意前三的指标为“专业对口”、“人际关系融洽”和“地理位置和周边经济环境”;排名最末的指标为“单位文化及激励机制”。

     

    )毕业生薪资水平

    调研数据显示,2019届毕业生月收入最集中的区间为2000-3000元”(37.02%),其次是“1000-2000 元”(29.79%),详见下图。


    图片7.png  

    2-3 2019届毕业生月收入区间分布

     

    二、毕业生的求职经历分析

    (一)毕业生的求职渠道分析

    调研数据显示,2019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的获取渠道主要为家人或朋友推荐”和“网络媒体”,各占47.45%27.66%,详见下

    2-2 2019届毕业生求职渠道

    求职渠道

    比例

    家人或朋友介绍

    47.45%

    社会人才中介

    6.60%

    网络媒体

    27.66%

    校园招聘会

    14.47%

    学校推荐

    3.83%

     

     

     

     

    求职中对就业单位最看重的方面

    调研数据显示,2019届毕业生求职中对就业单位最看重的方面主要是“薪酬与福利”、“专业对口和专长的发挥”和“职业发展前景”,各占64.68%42.13%38.09%


    图片8.png

    2-4 2019届毕业生求职中对就业单位最看重的方面

    增加就业竞争力的因素

    调研数据显示,2019届毕业生认为可以增加就业竞争力最主要因素“工作经验”87.02%技能证书79.79%其次是学习成绩44.89%,详见下图。   

    图片9.png


    2-
    5 增加就业竞争力的因素

     

    求职中遇到的困扰

    调研数据显示,2019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来自于实践经验不足48.30%,此外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也是主要扰之一,详见下图。

    图片10.png


    2-
    6 2019届毕业生求职中遇到的困扰

     

    以上结果启示学校更多组织毕业生实习实践活动,毕业生也应积极参加毕业实习、见习及其他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学校也应引进更多与毕业生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进入校园招聘,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专业相关岗位。 

     

     

    (五)对到基层工作的态度

    调研数据显示,2019届毕业生如果到基层工作,所考虑或担心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个人未来的发展可能受到限制上,详见下图。

    图片11.png


     
     2-7 2019届毕业生对到基层工作的考虑或担忧

     

    工作转换相关分析

    1. 工作调换次数

    调研数据显示,2019届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大部分(65.32%)从未调换过工作,详见下图。

    图片12.png


     
     2-8 2019届毕业生工作调换次数

     

    2. 工作调换原因

    调研数据显示,2019届毕业生参加工作后调换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为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及工作阅历”(43.19%详见下图。

    图片13.png


    2-
    9 2019届毕业生调换工作的原因

     

     


     2019年度就业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做好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学院就业工作的实际成效,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结合学院今年就业工作的实际,特此制定学院2019年就业工作计划方案如下:

    一、就业工作基本思路

    (一)加强领导,分工负责,明确职责

    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实行党政领导一把手负责制,院党政领导分工负责,分别联系毕业班级、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2019年就业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充分挖掘全院资源

    树立全员就业意识,全体教职员工都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充分利用个人的资源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有效的需求信息。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督促毕业生及时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二、就业工作计划

    (一)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依

    1. 提前规划并按时启动就业工作

    2. 加强就业协议书、毕业生推荐书的办理和管理

    3. 准备就业材料:就业协议书、毕业生推荐书、辅助材料等

    4. 及时有效地召开就业工作会议暨就业培训

    5. 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等各项工作

     

    重视就业市场和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促进毕业生就业

    1. 举办校级大型就业市场招聘会、小型专场招聘会、宣讲会

    2. 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及教学大赛

    3. 拓展2019年度就业基地

     

    做好跟踪调研,确保就业工作有依据地开展

    1. 完成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就业率的统计和上报开展就业培训,安排各系部统计毕业生数量、建立和维护2019届毕业生数据库确认无误后上报学生处招就办,由负责老师统一上报教育厅就业平台

    2. 毕业生离校后,做好调研及就业跟踪

    3. 完成2019就业年度质量报告的编制发布工作


     毕业生对母校的评价及反馈

    一、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一)学校课程对工作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其质量反映了学校办学的水平,决定着学校的未来,也关乎每一名学生的发展。从调研数据来看,对于在校的学习课程能否满足工作的需要”,41.91%的毕业生反馈为基本能够满足,详见下图。

    图片14.png


     
     4-1 学校课程工作需要的满足程度

     

    、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评价与反馈

    (一)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

    学生对母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满意度情况,反映了学校提供指导与服务是否 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调研数据显示,2019届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为88.30%,包括满意较满意,只有11.70%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表示不满意,详见下图。 

    图片15.png


    4-2 2019届毕业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

     

    (二)毕业生对母校提供的就业服务的反馈

    调研数据显示,通过求职2019届毕业生认为学校最应该提供的就业服务依次是,“准确有效的就业信息”70.21%“就业技能培训”65.53%“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56.17%详见下图。

    图片16.png


    4-3 2019届毕业生认为最应该提供的就业服务


    用人单位调研

    一、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2019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研中,共收集了23家用人单位的有效调研数据。从用人单位的性质来看,以民企/私营/个体为主,占86.96%,详见下

    5-1 用人单位性质分布

    企业性质

    个数

    比例

    民企/私营/个体

    20

    86.96%

    三资企业

    1

    4.35%

    事业科研

    1

    4.35%

    其他

    1

    4.35%

    总计

    23

    100.00%

     

    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

    )用人单位招聘时关注的因素

    用人单位调研数据显示,其在录用毕业生时所关注的因素中,重视程度为100%的(包括非常重视、比较重视和一般)分别是毕业生的专业”、“学历综合能力“面试时的表现”、“性格和态度”以及“相应的技能资格证书”,详见以下图表

     

     

     图片18.png

    5-1 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关注的因素


     

    5-2 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关注的因素重视度

    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关注的因素

    重视度(包括非常重视、比较重视和一般)

    政治面貌(是否党员)

    91.30%

    学习成绩

    95.65%

    专业

    100.00%

    学历

    100.00%

    综合能力

    100.00%

    性别

    56.52%

    外语水平

    73.91%

    计算机水平

    91.30%

    是否学生干部

    86.96%

    面试时的表现

    100.00%

    性格和态度

    100.00%

    学校或教师的评价

    95.65%

    家庭出身和背景

    69.57%

    工作经验

    95.65%

    相应的技能资格证书

    100.00%

     

    用人单位录取毕业生的理由

    用人单位调研数据显示,其录用毕业生的主要理由是“工作踏实,忠诚度高”(47.83%)和“综合素质较高”(30.43%详见下图。

    图片18.png


     
     5-2 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理由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及反馈

    )毕业生到岗适应情况



    用人单位调研数据显示,毕业生在
    用人单位从上岗到胜任工作的适应情况整体较好适应良好(包括很快和较快)的比例达到82.61%详见下图。

    图片19.png  

    5-3 毕业生到岗适应情况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印象

    用人单位是人才市场上的消费者,掌握着对毕业生的选择权。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好坏也反映了毕业生的培养质量。调研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本院毕业生的整体印象较好,详见下图。


    图片20.png  

    5-4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印象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的评价

    要想培养出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就必须要了解用人单位需要具备什么素质的人才。因此,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的考察项目和素质要求,是科学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用人单位对毕业各项素质及能力的评价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总体来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能力表现是比较满意的,各项指标好评度(包括评价很高、较高和一般)均在95%以上。

    5-3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及能力的评价

    毕业生素质及能力

    很高

    较高

    一般

    较低

    很低

    思想政治素质

    30.43%

    56.52%

    13.04%

    0.00%

    0.00%

    职业道德水平

    21.74%

    65.22%

    13.04%

    0.00%

    0.00%

    专业知识水平

    4.35%

    78.26%

    17.39%

    0.00%

    0.00%

    外语水平

    0.00%

    21.74%

    78.26%

    0.00%

    0.00%

    计算机水平

    0.00%

    34.78%

    65.22%

    0.00%

    0.00%

    综合知识水平

    0.00%

    69.57%

    30.43%

    0.00%

    0.00%

    文明礼仪素养

    21.74%

    65.22%

    13.04%

    0.00%

    0.00%

    团队合作精神

    17.39%

    65.22%

    17.39%

    0.00%

    0.00%

    创业精神

    21.74%

    52.17%

    26.09%

    0.00%

    0.00%

    竞争意识

    13.04%

    73.91%

    13.04%

    0.00%

    0.00%

    事业心和责任心

    21.74%

    60.87%

    13.04%

    4.35%

    0.00%

    创造能力

    8.70%

    60.87%

    30.43%

    0.00%

    0.00%

    动手能力

    17.39%

    65.22%

    17.39%

    0.00%

    0.00%

    人际沟通能力

    17.39%

    65.22%

    17.39%

    0.00%

    0.00%

    组织管理能力

    13.04%

    52.17%

    34.78%

    0.00%

    0.00%

    思维能力

    13.04%

    73.91%

    13.04%

    0.00%

    0.00%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13.04%

    65.22%

    21.74%

    0.00%

    0.00%

    适应能力,应变能力

    13.04%

    60.87%

    26.09%

    0.00%

    0.00%

    身体素质

    17.39%

    65.22%

    17.39%

    0.00%

    0.00%

     

    、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及反馈

    (一)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服务评价

    调研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校在招聘、学生就业手续办理等方面所提供的就业服务整体比较满意,详见下图。

    图片21.png


    5-5 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服务评价

     

    用人单位对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的改革建议

    研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的改革建议占比排在前三的是“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及协调能力的培养”56.52%“强化教学的实习、见习及社会实践环节,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52.17%),“加强人生观、职业道德和劳动态度的培养”47.83%“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47.83%),详见下图。

    图片22.png


    5-6 用人单位对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的改革建议

     

     


    总结与反馈

    本报告通过调研统计皖北卫生职业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以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质量相关分析、对母校的反馈和用人单位反馈等数据为基础,集中体现了皖北卫生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对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方式,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具有重大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以下就核心反馈指标做简单梳理和总结。

    一、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关的反馈

    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整体满意度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毕业生就业质量整体满意度的分析,可以反映出学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质量,显示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满意度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整体满意度为85.53%,表明整体上就业质量较好。从毕业生就业质量各项指标来看,排名前三的指标为:“专业对口”、“人际关系融洽”和“地理位置和周边经济环境”;排名最末的指标为“单位文化及激励机制”。专业对口满意程度高,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有效程度较高。就业的软环境硬环境满意度得分较高,一方面表明了就业整体环境质量在提升,另一方面也表明2019届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较好。

    求职中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最看重的方面主要是“薪酬与福利”、“专业对口和专长的发挥”和“职业发展前景”可以增加就业竞争力最主要因素“工作经验”这启示学校应不断更新课程设完善培养教育体制,引入更多实习实践资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更加丰富的就业指导课程或就业指导讲座等方式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完善自身职业规划,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帮助毕业生认清客观形势,学会正确评价自身能力,树立与形势相适应的合理就业期望。

     

    、毕业生对母校的评价与反馈

    毕业生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直接作用对象,他们对于母校的评价直观反映了高校教育教学水平,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最清晰反馈,是各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有78.30%的毕业生反馈在校的学习课程基本满足或过半满足工作需要对母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为88.30%说明学校在整体培养方面做出了很多工作且得到了学生较高程度的认可。

    通过求职毕业生认为学校最应该提供的就业服务依次是,“准确有效的就业信息”、“就业技能培训”和“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可见就业相关讯息是毕业生最为看重的对就业技能的培训和指导仍有进步和优化的空间。考虑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相对较小,获得就业信息的面较窄,量也较小,且用人单位选用校园招聘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和数字化,不仅仅限于线下招聘会。这可能导致学生不能及时获取招聘信息,在择业黄金期浪费时间和机会。因此,学校在大力拓展就业市场、加大就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力度、组织校园招聘会工作的同时,可以将与用人单位联系的工作更“前置”,同时充分运用校园就业信息平台建设,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把相关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到毕业生中,引导毕业生积极参加校园招聘,打开信息获取的视野,促进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升。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和学校的评价与反馈

    用人单位作为一个直接验证毕业生能力和高校培养质量的平台,它对毕业生和学校的评价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客观反馈。

    用人单位调研数据显示,其在录用毕业生时所关注的因素中,最为看重毕业生的“专业”、“学历”、“综合能力”、“面试时的表现”、“性格和态度”以及“相应的技能资格证书”其录用毕业生的主要理由是“工作踏实,忠诚度高”和“综合素质较高”其对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从上岗到胜任工作的适应素质和能力和整体印象均较好,对学校就业服务的评价也较高。对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的改革建议占比排在前三的是“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及协调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的实习、见习及社会实践环节,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人生观、职业道德和劳动态度的培养”“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将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为准备求职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综合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纵观2019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可知学校在发展、改革、创新、提升的路途上稳步进步。通过数据调研和分析,学校能从毕业生就业发展与变动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意见,必将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就业工作服务质量,争取在明年的就业工作上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