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教务处 更新时间:2022-08-30 13:20:28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打印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国家战略和我省重大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与发展目标,围绕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急需领域,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推进有组织科研,合理设置、优化结构,规范管理、动态调整,科学评价、注重实效,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提高学院对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贡献度、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度。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四个面向”。编制年度科研计划,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整合科研资源,明确主攻方向,注重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成果应用、重大决策咨询。
2.坚持服务需求。编制年度科研计划,要认真分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趋势,明确重点研究领域、重点突破方向,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等环节,提供更多创新成果供给,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3.坚持分类指导。编制年度科研计划,要充分结合学院实际,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势特色学科和研究领域,合理确定不同类型项目的数量与结构,既“顶天要高”,又“立地要实”,形成自身优势特色鲜明的科研体系。
4.坚持统筹协调。编制年度科研计划,要坚持学科、平台、人才(团队)三位一体,统筹谋划。深化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打破体制机制障碍,重点学科、重大平台、重点智库要重点支持,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二、基本思路
编制年度科研计划,结合学校办学定位,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整合科研资源,建立科研团队,明确科研方向;要坚持学科、平台、人才(团队)三位一体,统筹谋划;要结合院系专业群建设及产业学院开展社会服务,主要围绕一老一小、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安徽省十大新型产业等;对接池州九华黄精产业和康养产业发展开展相关研究,打造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结合党建、思政和意识形态建设,开展三全育人研究以及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实践经验的品牌塑造和理论提炼研究,对标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标准。
三、工作重点
根据学院编制2022年度科研计划实施方案的基本思路,2022年度科研计划的重点分别为:
1.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项目:应聚焦安徽省十大新型产业中生命健康产业中应用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和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重大突破,加强安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研攻关,重点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建设,社会服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一老一小、全生命周期、大健康产业开展创新性研究,打造具有卫生健康特色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项目拟推荐数目为3~5项。
2.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应聚焦国家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瞄准前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围绕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安徽精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围绕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拟推荐数目为3~4项。
四、时间节点
1.2022年9月4日完成各系/部2022年度科研计划及推荐项目材料汇总工作。
2.2022年9月10日完成皖北卫生职业学院2022年度科研计划和项目评审工作。
3.2022年9月11日~14日将项目评审结果和皖北卫生职业学院2022年度科研计划征求校内外专家意见,经校学术委员会研究、院长办公会、党委会研究决策。
4. 2022年9月15日将项目评审结果和皖北卫生职业学院2022年度科研计划上报安徽省高校科研平台。
5. 项目获批后,一个月内完成项目任务书的编制和开题报告工作。
6. 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省里文件要求做好项目的中期检查等过程管理工作。
7. 根据项目建设周期,依据项目申报书及任务书内容,评价项目成果,开展项目结题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编制工作
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必要举措,是学院科研发展的必然之路,是新形势下学院能否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的重大考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编制年度科研计划的重要性,坚持“四个面向”,发挥优秀科技人才的引领与凝聚作用,在科研政策制定、科研资源协调、科研意识形成、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探索形成有组织科研的有效模式,产出更有价值、更有特色、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成果。
(二)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工作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强化职能部门对科技创新工作统筹协调,加强科研管理部门和各系部科技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科研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建立“校抓推动、院系为主、部门服务”的责任机制,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研投入体系。年度科研计划涉及经费投入,可在学科和平台建设经费等统筹安排,并统筹资金设立基本科研业务经费。
(三)强化项目管理
安徽省高校年度科研计划所列项目属于省级科研项目。学院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机制,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发挥信息化在项目申报、评审、立项、成果管理及结题验收等过程中的作用,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四)完善评价机制
完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优化高校科研创新环境,加快建立学院自我评价与用户、市场、专家等第三方评价相结合
的评价机制,形成开放、透明的评价环境。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体系,对申请、实施、评审评估项目的个人建立科研信用档案,作为审批其申请项目、承担评估评审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务处
2022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