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色
  • 红色
  • 绿色
欢迎访问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党委工作部网站!
今天是:
站内搜索:

    我院教师参观孟二冬纪念馆

    作者:党办室   更新时间:2013-09-06 09:48:41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2013年9月4日下午3点整,艳阳高照、秋风飒飒,作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项目之一,我院数十名教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宿州学院,参观图书馆四楼的孟二冬纪念馆。
      在纪念馆里,随着解说员深情的一一图片解说,我们对孟二冬教授有了深刻的了解:孟二冬同志,1957年1月生,安徽宿县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宿州师范专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到烟台大学任教,1991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后,留北大任教。2001年4月到2003年3月到日本东京大学任教两年。学科专长为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多年来,孟二冬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高尚人格的楷模。孟二冬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潜心治学,他历时七年,经过大量艰苦的研究,完成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荣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北京大学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得到了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
      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2004年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了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教学的工作。在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就出现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坚持上课。随着声音越来越微弱,他不得不在课堂上用起麦克风。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在师生们的再三要求下,他来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根据病情做出了“禁声”的医嘱,但他第二天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孟二冬在石河子大学期间,除坚持为中文系2002级四个班的学生每周讲授10学时的必修课外,同时还为中文系教师开设了《唐代科考》选修课,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主动与中文系教师座谈,交流教学工作经验,圆满完成了北京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双方协议的支教任务。
      孟二冬在北京治疗期间,仍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痛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积极筹备让自己的研究生去石河子大学为本科生开设讲座。2006年4月22日,孟二冬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49岁。
      孟二冬同志逝世后,他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却深深打动了许多人。他在49岁的短暂生命中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攀登学术高峰,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谱写出感人至深的华美乐章。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给孟二冬女儿孟菲的回信中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他不愧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不愧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孟二冬的勤奋好学、吃苦耐劳、淳朴厚道、治学严谨、心无旁骛、献身教育、为人师表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了参观的每一位人,给每一位老师现场上了一堂师德师风建设课,给大家带来心灵的强烈震撼。参观后,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纷纷表示,要向孟二冬同志学习,做老师当以孟二冬为楷模,做学问当以孟二冬为榜样,做人当以孟二冬为标尺。
     
     
     
     
     
     
     
    倪义宝撰稿
    杨俊山供图
    2013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