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色
  • 红色
  • 绿色
欢迎访问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思政部网站!
今天是:
站内搜索:

    理论宣讲筑大梦 医技助农写华章-皖北卫生职业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作者:贺东   更新时间:2024-08-22 22:15:01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加强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乡村振兴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皖北卫生职业学院积极按照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要求,认真开展2024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高校师生主题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8月17日,学院思政部和团委、学工处联合组织师生走进宿州市萧县青龙镇胡庄村、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开展暑期“三下乡”和“寻访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活动,以此大力加强“大思政”实践教学,积极推进“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学院育人质量,促进内涵式发展。

    一、理论宣讲作引领 满眼黄花分外香

    8月17日上午,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和红色梦想实践团队首先来到萧县青龙镇胡庄村。该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在历任扶贫第一书记的带领和村“两委”班子的大力支持下,高度重视党建引领,大力培养优秀年轻干部,通过走特色种植和养殖之路,扶植农户养牛养兔,种植黄花菜、胡萝卜、中药材,支持能人搞电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变村容村貌,胡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小康村,人民日报、安徽电视台等众多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

    活动伊始,公共基础部党总支书记、思政部主任张凯充分肯定了胡庄村近年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说明来意,向村干部和村民们宣讲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党中央、国务院2024年关于乡村振兴的“1”号文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解读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和相关政策;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让村民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以及乡村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使得普通百姓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更加坚定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为振兴乡村、建设黄花飘香、美丽胡庄凝心聚力、加油赋能。

     图片1.png 

    二、地藏青龙是宝地 五谷丰登产业旺

    青龙镇胡庄村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建立村史馆和党史教育馆,加强对党员和干部的教育,锤炼党性,各项工作创优争先,被评为萧县“三清”(政治清明、干部清廉、社会清朗)工作先进村。该村通过党员带头、干部示范,进行土地流转,建立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发展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股份合作、资产收益、劳务合作、股份分红等方式,带动农户深度参与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格局。所产麻油、卤牛肉、卤兔肉香飘万家;红薯粉丝、黄桃、黄花菜等注册了商标,创建了名优品牌,畅销全国各地,可谓财源广进,富甲一方。

    志愿者服务团队随后参观了胡庄村的村容村貌、村部村史馆、黄花菜种植基地、黄桃种植基地、黄牛养殖基地、肉兔养殖基地、家庭农场、扶贫工厂、基地产品商品加工制作车间。张凯与思政教师杨洁、王星博、郝松、贺东等人通过采访村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召开乡村振兴工作研讨会,与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该村下一步发展的计划设想,提出相关发展建议和对策。

    参加此次实践活动的年轻思政教师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走访参观,进一步了解农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就,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为讲好党的创新理论、新时代伟大成就、“三农”政策、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社会民生、基层党建等内容提供鲜活典型的案例、丰富具体的素材。

    图片2.png 

    三、医学知识大讲座 爱心义诊促健康

    团队中的校医涂敏老师结合农村老人、妇女、儿童常见病、慢性病,宣讲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相关知识、各类传染病预防措施、平时饮食起居、高温酷暑天气注意事项;护理系韩伟智老师现场讲解人工呼吸、心脏复苏、口腔鼻腔异物堵塞的应急救护注意事项,开展技能动作示范讲解和培训,进行安全用电、用煤气、防溺水的知识宣传;曾担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的徐平老师一到胡庄村就为村民进行中医推拿按摩保健,同时接受咨询,答疑释惑,一个上午也没有停息,累的满头大汗,深受村民的欢迎。活动现场,师生共同为村民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对血糖、血压偏高的村民提出科学饮食建议,倡导低盐少油、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健康饮食、适当运动的科学生活方式。同时还对怎样预防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等给居民进行了详细地讲解,提高居民对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疾病的重视程度,并对村民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耐心解答。团委干部尹赫卿、宋文伟带领学生现场教村民利用艾草、薄荷等制作精美的中药包、香囊、保健锤等;教留守儿童唱歌、绘画、制作漂亮的美术手工作品,为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具。现场交流互动、欢乐氛围十分浓厚,场面感人,老人、孩子个个高兴,人人脸上笑开花。朴实的村民们一方面表示真诚地感谢,一方面由衷地邀请和欢迎师生们常来。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四、物质文明精神爽 生态良好家园美

    随后团队成员、师生联袂为广大村民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演出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开始,师生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为村民们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志愿者们深情演唱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 《当那一天来临》;药学系、护理系、临床系学生卢奥天、张静涵、何芯蕊等人跳起优美的舞蹈;教师涂敏、贺东激情朗诵诗歌《幸福花开遍胡庄》。舞台上,歌声悠扬,舞姿翩翩,一曲曲经典老歌唤起了村民们的美好记忆,一支支现代舞蹈则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通过唱歌、舞蹈、绘画、小品、诗文朗诵、手工作品制作展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关爱留守孩子、空巢老人,愉悦其身心,讴歌新时代,传承优秀文化,赞美伟大的党和亲爱的祖国,突出建设新成就,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图片7.png

    五、寻访红色印记 传承红色基因

    8月17日下午,师生们前往河南省永城市的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抵达纪念馆后,师生们首先被一座高大的纪念碑所吸引。纪念碑上,周恩来总理题写的“淮海英雄永垂不朽”的鎏金大字熠熠生辉。随后,师生们走进了纪念馆展厅,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实物展品,大家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随后凭吊了烈士陵园,陵园内安葬着2342名淮海英烈,是全国最大的烈士墓群。毛泽东主席手书的“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师生们在这里默哀致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

    图片8.png

    经过前期数日的辛勤筹备和当天的努力,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师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师生们不仅收集了大量宝贵的调研数据,还形成了多篇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和工作总结、教学案例,思政部主任张凯还有感而发,特意为胡庄村创作《胡庄颂》《礼赞胡庄村荣获“三清”村》《黄花飘香美丽胡庄》等几首诗歌,并发表在《今日头条》《网易》《沿海文学》等媒体平台,进一步提高胡庄村的知名度、美誉度。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大家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更加坚定了服务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展望未来,思政部和团委将继续秉承“严谨、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同时,学院也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撰稿:贺东 张凯;图片:杨洁、王星博、郝松;审核:张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