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色
  • 红色
  • 绿色
欢迎访问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思政部网站!
今天是:
站内搜索:

    思政部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31周年学术报告会

    作者:李祥煜   更新时间:2025-01-07 09:19:14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2024年12月26日,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31周年,思政部在教学综合楼一楼录播室举办了以“品读伟人诗词·感悟领袖情怀”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会。此次报告由公共基础部党总支书记兼思政部主任张凯主讲,吸引了百余名同学参加。

    报告伊始,张凯老师强调了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的重要地位。毛泽东思想至今依然闪耀着真理光芒,是读懂中华民族近代苦难辉煌史、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奋斗史的关键钥匙。

    张凯老师带领大家回顾毛泽东的一生、缅怀其丰功伟绩,详细阐述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以及“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为其产生和形成提供了时代背景。新的社会生产力增长和工人运动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传播,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建设实践,则是其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9AAA3BE7E1A1DC12F8D74F3740805FAA.jpg

    张凯老师还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相关著作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地位和作用,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其相关著作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此后毛泽东系统总结历史经验,撰写了一系列理论著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历史性飞跃,使毛泽东思想多方面展开并趋于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将其写入党章,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重要思想。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主题,涵盖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还包括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理论等内容,构成了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则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图片2.png

      张凯老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毛泽东的诗词,指出毛泽东的诗词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宏伟史诗,是其辉煌人生和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他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具有历史性的完整系列,从儿时的豪情到胸怀天下的抱负,从身处逆境的信心到泰然自若的气度,从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到生命礼赞,从斗争精神到历史规律,从壮志豪情到革命乐观主义,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期许和欣慰,这些诗词定格了一个个历史画面,描绘了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勾勒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轨迹。

    在报告的深入思考与探究讨论环节,张老师强调了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不能丢,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图片3.png

    最后,张凯老师对本次报告进行了总结。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发展。其科学体系包含多个方面理论,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聆听此次学术报告会,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次学术报告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毛泽东诞辰的深刻纪念,更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入传承与弘扬,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思想洗礼的机会。

    (文稿/王星博;图片/杨洁、王军;审核/杨洁、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