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卫校抢抓机遇,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作者:网站管理员 更新时间:2007-04-09 13:42:00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打印
 |
 |
|
当前位置:首页┄>校内新闻 |
|
|
宿州卫校自年初开展"中专教育质量年"活动以来,分别多次召开教务科、医研室、学科主任会议和全体教学人员会议,传达全省中专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学习陈贤忠厅长的报告内容。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中专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关于开展"中专教育质量年"活动的通知》,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对如何贯彻落实提出具体要求。按照本校制定的"中专教育质量年"活动的实施方案,以"减数理,增基础,强专业,重实训"为指导思想,进一步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一、认真学习省厅教改精神,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把我校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学校以省教育厅开展"中专教育质量年"活动为契机,校领导分别组织中层干部、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及全体教学人员认真学习并深入领会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及全省中专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统一认识,实现由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注重系统知识传授的专业教育、精英教育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注重职业技能训练的职业教育、普及教育的转变。 二、结合实际,采取措施,扎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实训教学,充实内涵建设。目前,我校正处于发展建设的关键期,虽然资金比较紧张,但为确保教育教学的质量,根据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的需要,学校决定投入资金增添实验、实训的设备,进一步加强学校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 2.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要求,修订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现行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已不适应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课与就业需要还存在有很大距离。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就业需要,按照"减数理,增基础,强专业,重实训"十二字教改指导思想,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突出职业技能培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参照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修订实施性教学计划。先分别以教研组、学科为单位,从专业的定位到课程、教材、教学计划的制定提出改革意见,然后由教务科综合整理、制定。目前,学校各专业新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以修订完毕,将于下学期开始实施。 3.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指既是讲师又是医师、技师等或既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巧,又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的教师。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因此,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技能训练。学校要培养专业过硬,动手能力强的实用性人才,首先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打铁还需自身硬” 。学校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临床各科教师、护理教师在业余时间必须到学校附属医院上班;对新进学校工作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带教第一步是安排到市立医院上班,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学校把“双师型”教师获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以及到临床上班的情况纳入专业课教师年度考核工作体系中,由于学校有硬性规定,同时采取了多种措施,为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力保障。 4.完善课堂教学监督及奖励制度。 为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控体系,学校组织教学督导小组,随时、随机抽查听课,有计划组织公开课、赛课及评课,开展“优秀中青年教师评选”活动,激励教师投入教学改革,开拓创新。 三、倡导科研创新,深入教育教学研究 科研兴校是我校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思想。学校制定了教育科研制度及系列奖励制度。由校领导指导,教务科、医研室领头,依靠广大教职工,结合当前学生的现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开展各项研究。同时,学校还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为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展示教育教学成果提供平台,极大提高了教师开展教研的动力。 四、各科室密切配合,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教育教学改革是学校的全局性工作,离不开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开展"中专教育质量年"活动同样需要学生科、保卫科、总务科、财务科等各科室的参与,学校要求各科室积极配合,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公民道德教育、职业素质训练同样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求各科室各部门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充分体现学校"育人为本"的思想。 目前,宿州卫校正以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中专教育质量年"活动为载体,一手抓生源,一手抓质量,坚持数量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逐步走向深入。
|
资料提供:宿州卫校医研室 网页制作:宿州卫校信息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