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园丹 更新时间:2025-05-26 10:09:21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打印
近日,我校药学系在化学实验课上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巧妙结合虚拟仿真软件和实地演示,为学生们打造了一堂沉浸式、高实效的安全教育课,引发广泛关注。
化学实验作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实验过程涉及各类化学试剂、仪器设备,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长期以来,如何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一直是教学中的关键课题。本次安全教育活动创新性地引入了虚拟仿真软件,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实验室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场景予以高度还原和模拟。
在课堂上,学生们首先通过虚拟仿真软件,身临其境般地“走进”了虚拟实验室。软件中细致入微地展示了从试剂取用、仪器操作到实验反应等各个环节潜藏的安全隐患。例如,在虚拟的化学试剂储存区域,系统会根据学生选择的存放方式,实时分析并指出可能出现的试剂泄漏、挥发甚至反应爆炸等风险,并同步给出正确的储存规范和操作要点。同时,针对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如强酸强碱的滴定、易燃易爆气体的制备等,虚拟仿真软件以 3D 动画的形式,清晰呈现了规范操作流程与违规操作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对比,让学生们在虚拟环境中深刻汲取“教训”,提前构建起对实验风险的认知和敬畏心理。
实地演示环节同样精彩纷呈且干货满满。化学教研室实验老师刘龙刚结合实际的仪器设备,对一些常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进行了现场示范。当“火情”警报在实验台上响起,刘老师迅速拿起灭火毯,以标准的动作覆盖火焰,展示了如何快速扑灭小型实验火灾;刘老师在现场示范灭火器的“提、拔、握、压”四字要诀,动作娴熟而有力,灭火器喷出的干粉精准覆盖在燃烧物上,瞬间将火源扑灭。面对模拟的化学品溅入眼睛情况,刘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冲洗眼睛的正确姿势和时长,强调了第一时间应急处理的重要性。学生们围在周围,全神贯注地看着每一个动作细节,随后在刘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操练习,确保将所学应急技能真正掌握。
本次培训活动是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优化教学的有力探索,不仅增强了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更为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培训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未来,学校将持续引入先进教学资源,全方位保障校园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平稳、安全开展。(图:刘龙刚/文:谢小雪/审核:杨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