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色
  • 红色
  • 绿色
欢迎访问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护理系网站!
今天是:
站内搜索:

    系部简介

    作者:李宇航   更新时间:2025-09-05 09:02:50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护理系承载深厚办学底蕴,其源头可追溯至1949年创建的蚌埠市立工人联合医院附设中级护士学校护理专业。历经七十余载发展迭代,先后以安徽省蚌埠护士学校、安徽省宿县地区卫生学校、安徽省宿州卫校护理专业等身份深耕育人,逐步升级为护理学科、临床护理学科,最终定名为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护理系。系部凭借扎实的综合实力,成为学院办学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学生人数最多的重点系部,持续为区域卫生健康事业输送优质人才。

    一、专业群建设引领各专业发展,适配健康服务需求

    护理系以省级高水平护理专业群培育为核心抓手,构建“核心专业锚定、特色专业支撑、新增专业补位”的专业体系

     1.护理专业学院重点建设的骨干长线专业,不仅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的核心组成专业,更在2021年成功获批“安徽省特色高水平专业”;同时,拥有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实训中心以搭建优质实践教学平台,并作为与安徽医科大学联合培养专升本的核心教学点为学子拓宽成长通道。在76年办学历程中,专业已形成成熟完善的人才培养格局,累计为各级医疗机构输送数万余名临床护理、社区护理骨干,成为区域护理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2.助产专业:1958年开启招生,1978年增设妇幼专业,聚焦妇幼健康领域,毕业学子深耕妇幼保健战线,为区域妇幼健康事业筑牢人才根基,强化专业群在妇幼健康领域的服务能力。

    3.医学美容技术专业:2014年启动招生,依托专业群实训资源与师资优势,打造“护理+美容”特色培养模式,教学水平与人才质量稳步提升,拓展专业群在健康服务领域的覆盖范围。

    4.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2025年开始招生,该专业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聚焦老年健康评估、照护与管理能力培养,填补区域老年保健技能型人才缺口,完善专业群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布局。

    5.护理(护理与美容技术微专业):2024年由教育厅审批备案,该专业深度融合护理核心技能与医学美容技术,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拓宽学生在临床护理与医学美容交叉领域的就业路径,丰富专业群人才培养维度。

    二、多元布局,贯通培养,书证融通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护理系在学院领导下,打通“中职高职本科”升学通道,实现人才培养的纵向贯通与横向拓展。同时积极开展教育部“1+X”证书培训考核。

    1.贯通培养体系:与逸夫师范、灵璧师范两所中职院校合作,开展“3+2”高职护理联合培养项目,搭建中职到高职的连贯学习阶梯;同时主动对接蚌埠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本科院校,联合开展成教本科、普通专升本护理学专业培养,成功打通“中职高职本科”有机衔接通道,全方位提升专业群人才培养层次。

    2.书证融通成效: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围绕专业群核心能力开设老年照护、母婴护理、美容光电仪器操作3个证书试点,学生获证率达99.7%,有效拓宽就业竞争力;以“聚焦三教改革,助推课证融通”为题的“1+X”典型工作案例获省级三等奖,学院连续两年获评“1+X”证书试点优秀院校,为专业群育人模式创新提供实践支撑。

    构建“双师型+科研型”团队,着力夯实专业群根基

    系部以护理专业群省级高水平建设需求为导向,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与专业化科研团队,为教学质量提升与专业群创新提供核心支撑。

    1.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专职教师132人、兼职教师5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38人,硕士29人“双师型”教师115人(占比超80%);拥有享受市政府津贴1人、市青年科技奖1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教坛新秀12人,18位骨干教师完成深度培训;建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2024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一举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师资教学能力与专业群各方向需求高度匹配,为专业群教学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2.教材建设创新突破:由学院教师与产业导师组建“双元”编写团队,围绕专业群核心课程与实践需求,打造“纸数融合”新形态教材——开发活页式教材2本,主编/参编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3本,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使用比例达95%以上,适配专业群实践教学场景。

    3.科研成果落地见效:整合学院与行业企业资源,联合三甲医院临床护理专家组建研发团队,聚焦专业群核心领域获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权;在企业技术支持下,联合研发“护理鼻饲法教学实训实践模拟交互式软件”并获国家软件著作权,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沉浸式实训环境;近年主持/参与省级教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教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老年护理实训模块开发”“护理专业群‘岗课赛证’融合模式研究”等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改革,推动专业群内涵升级。

    加强实训实习与产教融合,支撑专业群实践

    系部以护理专业群实践教学需求为核心,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实现“教学实践就业”无缝衔接。

    1.实训基地建设:建有护理专业省级示范实训中心(实验实训开出率100%),已建成专业群基础实训中心、护理实训中心、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站、母婴保健实训中心、医学康复治疗实训中心、医学美容技术实训中心等。其中,医学美容技术实训中心已成功承办安徽省第三届医学美容技能大赛,成为集“教学、培训、社会服务、科研创新、技能大赛”于一体的开放型、共享型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覆盖专业群各方向实训需求。

    2.实习基地建设:在护理专业群实践教学中,系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搭建实践体系,联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62家优质实习基地,覆盖护理、助产、医美专业,提供临床适配实践场景。按专业差异化设计实习内容,护理、助产专业聚焦多科室轮转与实操,医美专业深耕专项技能。管理上严格依据《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实习管理办法》,实行“系部监管+基地导师+学生队长”机制,通过月报、临时团支部筑牢保障,定期跨地区检查任务进度、技能掌握等维度,以规范化实习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夯实专业群人才培育根基。

    3.深度产教协同:围绕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与蚌埠市中医医院、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凤阳县人民医院、灵璧县人民医院、安徽静安健康产业集团、宿州市爱心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行企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1个,每年设立护理专业“双主体育人教学班3。双主体教学班由系部与合作医院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医院临床骨干承担理论实操教学与岗位带教,建立“理论+实操”双维度评价体系,确保教学与临床岗位需求精准对接同时参建成为全国美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与深圳百丽雅等企业探索“现代学徒制”,让学生在真实岗位场景中锤炼专业群核心技能。

    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系部以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根本”,通过竞赛锤炼能力、以服务践行责任,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双重落地。

    1.竞赛成果亮眼:依托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建设2024-2025年度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中,获“护理技能”二等奖2项、“老年护理与保健”三等奖2项、“医学美容技术”一等奖2项;此外,还斩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华安证券”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铜奖,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金奖、第十七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安徽赛区银奖(就业赛道·职教组)2项,竞赛成绩覆盖专业群各核心领域,凸显人才培养质量。

    2.就业质量优质:紧密对接安徽省尤其是皖北地区医疗卫生与“医养结合”岗位需求,依托专业群品牌影响力,积极引导毕业生留皖、留宿就业。2024届毕业生省内就业2141人(占比74.34%),其中留宿就业727人(占比27.82%),年均就业率超95%,毕业生以扎实的技能与素养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3. 社会服务多元:发挥专业群师资、实训资源优势,开展母婴护理员、养老护理员、美容皮肤管理师等职业资格培训;2024年面向学生及社会人员,完成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十余个工种培训1811人,832人通过认定,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师生社团以活动形式走进社区、养老机构,年均提供卫生与养老护理服务2000余人次;依托安徽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站,深入社区开展急救培训,协助完成1009人市级救护员培训,壮大应急救护志愿者队伍,提升区域应急能力,彰显专业群服务社会的价值。

    未来,护理系将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省级高水平护理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强化社会服务,为学院建设高水平技能型大学和创建医学本科院校贡献护理力量

    1.jpg

    3.jpg

  • 上一篇:护理专业简介
  •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