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色
  • 红色
  • 绿色
欢迎访问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总务处网站!
今天是:
站内搜索:

    艾滋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作者:总务科   更新时间:2011-05-13 15:54:14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1、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引发的一种严重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
      注: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逐渐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病人的防御系统溃不成军而死亡。
    2、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看不出来;
      注:一个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就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约要经过9-10年才会发展成为艾滋病人,感染者看起来和健康人一样。其实很多疾病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不光是艾滋病。
    3、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注: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被作为食物消化掉了,蚊子吸血时嘴上沾上的一点艾滋病病毒,根本不足以让人感染。除非上千只蚊子同时叮咬艾滋病感染者,然后同时再一起叮咬一个健康人,才会有可能感染,但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共用劳动工具等日常生活接触均不会感染艾滋病。
      注: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与艾滋病感染者拥抱、一起吃饭、谈话交流、握手、共用厕所、共和学习用品和劳动工具等均不会传染。
    5、艾滋病主要经过血液、性、母婴途径传播。
      注: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中。通过血液、性(异性间和同性间)、母婴三种途径传播。输入被艾滋病毒污染的血液,与他人共和注射器,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美容等侵入人体的器械都能传播艾滋病;无保护性接触可感染艾滋病;感染艾滋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会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6、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注:安全套是阻止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
    7、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注:性伴侣越少,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越小。
    8、无偿献血不会传播艾滋病,每隔6个月献血一次是否对身体没有害处。
      注:无偿献血时采用的仪器设备都是一次性或严格消毒的,所以不会传播艾滋病。无偿献血是保障血液安全的最根本措施,是爱心奉献精神的体现。
    9、目前艾滋病不能治愈,但已有药物能够治疗艾滋病,控制病情。
      注:目前艾滋病不能治愈,但已有较好的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可以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国家免费提供艾滋病治疗药物。
    10、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级以上医院、妇幼保健院均可以开展免费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注:这些机构开展的服务有:危险行为(性乱、共用针具吸毒、手术器械消毒不严等)后的咨询,免费血液检查,检查结果均保密。
    11、吸毒者服用美沙酮后,会减少针具注射吸毒,从而减少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注:美沙酮是一种海洛因替代产品,用于治疗海洛因依赖脱毒和替代维持治疗。通过口服美沙酮替代注射海洛因,从而减少共用针具,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总务科  冯正平  供稿

  • 上一篇:宿州市2011年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 下一篇:吸烟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