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色
  • 红色
  • 绿色
欢迎访问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总务处网站!
今天是:
站内搜索:

    动物性食物中毒的防治

    作者:总务科   更新时间:2009-03-30 09:27:21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动物性食物中毒是指把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种组织当作食品食用,或食用了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大量有毒成分的动物性食品而引起的中毒。主要有河豚鱼中毒和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河豚鱼是一种含有剧毒的鱼类,它所含有的主要有毒成分是河豚毒素。河豚毒素在体内分布较广,以内脏为主,其中,以卵和卵巣的毒性最大,肝脏次之,毒力的大小随季节、品种及生长水域而不同。河豚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阻碍神经传导,使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开始,为感觉神经麻痹,继而为运动神经麻痹,同时,引起外周血管扩张,使血压下降,最后,出现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临床表现为潜伏期短,发病急速而剧烈,病情发展迅速。初为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口唇、舌尖及手指末端刺痛、发麻,随后,感觉消失而麻痹,接着,四肢肌肉麻痹,逐渐失去运动能力,身体平衡失调,最后,全身呈瘫痪状态。一般预后不良,因呼吸麻痹、循环衰竭而死亡。一旦发现河豚鱼中毒,必须迅速抢救,以催吐、洗胃、导泻为主,尽早排出体内毒物,同时,采取对症治疗。预防的关键是教育群众,不要进食河豚鱼,同时加强对河豚鱼的管理。
         鱼类产生的组胺也可导致中毒。组胺是鱼体腐败引起的组胺酸分解产生的,食用这种含有组胺的鱼类可引起机体组胺样过敏反应。组胺中毒的临床特点是发病快,症状轻,恢复也快。主要的症状为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并伴有头晕、头痛、脉快、心跳与呼吸加快、血压下降,有时出现寻麻疹,咽部烧灼感,个别患者可出现哮喘样症状等。组胺中毒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组胺药物和对症治疗。预防的关键是食用新鲜鱼,或冷冻保藏鱼类,防止鱼类腐败变质,不要食用腐败变质的鱼类。
                                                                                           校医务室      宋红云
                                                                                                                              2009年3月24日
                                                               

  • 上一篇:“四害”能传播哪些疾病?
  • 下一篇:春季过敏性鼻炎的防与治